14日上午,作為本屆前海規劃建筑周的“重頭戲”,前海規劃建設專業咨詢委員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包括何鏡堂、崔愷、郭仁忠、孟建民4名院士在內的10余名委員,就
前海建筑規劃的未來方向提出了建議。

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在會上為咨委會新增補委員科林·傅尼埃、磯崎新、栗憲庭、王明賢、朱榮遠、朱育帆等頒發了聘書,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出席。前海規劃建設專業咨委會集結了建筑規劃專業院士、設計大師等國內外著名專家,是前海四大專業智庫之一。
14日下午舉行的前海建設公開論壇上,咨委會專家、前海企業界代表、建筑設計機構及市民就前海地下空間開發、公共交通、水處理等話題交流探討,第二屆前海規劃建筑周畫上圓滿的句號。
“前海目前的規劃,如桂灣片區樞紐一、六街在諸如人行道、車行道的設計,生態水池和排水系統等,體現了‘海綿城市’的理念。”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辰認為,前海要建立指標體系,才能從源頭上約束,不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他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市建設海綿城市的綜合指標體系正在加緊研究中,有望在不久出臺。
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華僑城集團首席顧問任克雷認為,前海建成有三個標志:
產業是否集聚、是否以人為本、規劃建設是否有引領作用。
前海的風貌應體現時代感和跨界多樣性,在公共空間、文化配套、環保設施等領域進行試驗和創新,在建設之初,前海就應該把公共藝術的因素引進來。
本次規劃周期間,多位專家舉行了專題講座,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郭仁忠圍繞智慧城市的概念、方法和路徑介紹和討論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治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