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前海蛇口自貿新城建設的關鍵之年,自貿片區及合作區管委會定位為全面提升年。近日,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在向副省長何忠友匯報時表示,前海將繼續開展自
2016年是前海蛇口自貿新城建設的關鍵之年,自貿片區及合作區管委會定位為“全面提升年”。近日,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在向副省長何忠友匯報時表示,前海將繼續開展自貿新城建設大會戰。年內自貿片區將有上百棟高樓封頂。

年內封頂高樓達113棟
為了快速推進自貿新城建設,早日呈現城市形象,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及前海合作區于去年7月開始了大會戰。新城建設取得突出成效,單元開發項目建設提速明顯,出讓用地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前海保障房、前海時代等一批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總建筑面積達151萬平方米。
今年,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全面提升年”,同時也是前海合作區的“攻堅突破年”,繼續開展新城建設大會戰,明確任務,嚴格按照工期,確保一批項目封頂。根據進度計劃,年底,自貿新城將有24個項目、113棟建筑封頂,計容積率面積212萬平方米。達到交付使用的項目16個,累計105棟。完工房建筑項目包括太子灣郵輪中心、創新商務中心、港貨中心、前海車輛段上蓋物業、前海卓越金融中心(I期)、香江金融大廈、潮人碼頭——香港城、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南海意庫夢工場大廈、海上世界船頭廣場、價值工廠A地塊等重大、地標式項目。隨著這批樓宇的封頂、交付使用,自貿新城的辦公空間環境將大大提升,自貿新城將更快地聚人氣、出形象、見效益。
七個項目共用一基坑 創新土地整體開發模式
十九單元3街坊位于媽灣片區核心位置,面積僅4.70公頃,開發規模60萬平方米,有前海自貿大廈、前海世茂金融大廈、香江金融中心、香繽前海金融中心、順豐總部大廈、金立科技大廈、信利康電商大廈7個項目在建,共用一基坑,最小地塊面積不足5000平方米。
前海合作區在十九單元3街坊首次嘗試“小地塊、多單位、整體開發”的開發模式。打破開發地塊交通系統各自為政、相互獨立的傳統模式。地面,各地塊內的通道均共享共用,相鄰地塊僅設置一個出入口坡道進出地下室,7個地塊共設置5個車庫口。地下,采取人、車分離的高效組織方式,分別組織車行及人行交通環道串聯所有地塊,并與軌道站點無縫銜接。保障街坊內所有項目內外部交通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更加集約高效地利用土地,實現效益最大化。
獨創1.5級開發模式 迅速凸顯城市形象
1.5級開發是前海為快速聚人氣、見形象而獨創的土地租賃模式。通過租賃或短期土地使用,進行過渡建筑建設以快速形成產業,也為將來的二級開發做好充分預熱準備。1.5級開發,是根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和土地開發時序,通過租賃或短期土地使用,采用建設可移動、可生長的建筑和設施,開展品牌及影響力活動,在建設過程中展現前海未來形象,挖掘土地價值,形成滾動開發。
在前海的1.5級開發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萬科地產開發的前海企業公館。采用BOT(建設-經營-轉讓)建設模式,萬科以“零”地價的方式向前海管理局租賃相關土地8年經營權,以從事辦公樓宇開發和租賃業務,特許權期限屆滿時,建筑將無償移交給政府。企業公館不僅是前海首個1.5級開發項目,也是首個落成的商業辦公項目。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是前海1.5級開發的另一成功案例。青年夢工場旨在推進粵港深度合作,支持粵港青年創新創業,是國內首個國際化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包括展覽及創業服務中心、創業學院、人才驛站、創新中心、創業園及智慧云中心等,可同時容納200個創業團隊,目前入駐創業團隊104家,其中香港團隊49家。
港貨中心、創新商務中心也是前海1.5級開發的代表之作。
綠色建筑標準高于新加坡
前海交易廣場是一個集辦公、公寓、酒店、商業于一體的建筑項目。根據規劃要求,前海交易廣場地塊建筑要求達到國家二星級或以上級別綠色建筑標準,其中達到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的建筑面積不低于50%。像前海交易廣場一樣,前海對區內所有建筑項目都明確提出了高標準的綠色要求。
前海要打造高星級綠色建筑規范化示范區,推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和綠色建筑的規模化發展。按照規劃,未來前海新建綠色建筑的總量,將于全國過去五年內的綠色建筑認證量相當。新建公共和居住建筑100%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要求,綠色建筑星級定位高于新加坡2030年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