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及前海合作區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介紹,截至6月底,片區內已有3.5萬家企業開業運作,實際入區辦公企業達7200家;上半年前海注冊公司實現增加值599.3億元,同比增長43.31%;1-6月,片區實現稅收收入158.3億元,同比增長75.34%。
一年多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堅持為國家試驗創新制度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轉型。
2016年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23億元,同比增長83.9%;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283.81億美元和15.04億美元,同比增長363.7%和32.4%。其中,合同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市的85.79%。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自貿區新增市場主體多屬于高端業態,特別是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等新興業態為前海經濟增長注入動力。截至2016年6月底,前海注冊商業保理公司2961家,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融資租賃企業1234家,約占全國三分之一。上半年,前海融資租賃企業和商業保理企業分別形成營業收入31.25億元和6.26億元,同比增長360.9%和95.0%。
“對我們新興企業來說,制度的創新優化就意味著實實在在的產出。”深圳融易學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位少卿表示,很多企業對于商業保理、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投資、資產證券化等新型業務需求非常旺盛,包括區內企業投資海外市場,利用自貿區的金融創新可以更好地為企業轉型服務,帶動實體經濟發展。
而除了金融業外,在自貿區便利化的通關環境帶動下,為港商進入內地市場創造了新通路,這也促進了越來越多的冷鏈物流類企業落戶。上半年現代物流業注冊企業形成營業收入1042.7億元,占53.7%,為前海四大產業最高。
走進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8平方公里土地創新創業熱火朝天。自2016年以來,港企新增注冊869家,同比增長110.4%,累計入駐香港青年創業團隊已達85個。截至今年6月30日,在前海注冊的港資企業已達3377家,注冊資金3878.57億元。